2012年6月24日星期日

高血壓與運動須知

高血壓與運動須知



高血壓的特性
一、定義:

血壓是血液推擠血管壁的力量,它會隨著心臟跳動週期而改變。
收縮壓(systolic)是指左心室在收縮時,動脈血管內最大的壓力;
舒張壓(diastolic)則是指心血管的恢復彈力,此壓力便使血液在每次收縮之間能繼續前進。
高血壓的定義是指當動脈血壓持續升高,多次血壓測量平均值偏高且非短暫升高;一般而言,最少要三次以上在不同時間測得血壓升高情形,才能診斷有高血壓。
美國國家高血壓委員會(Joint National Committee, JNC)  2003 年的最新定義,高血壓是指收縮壓高於或等於 140 mmHg /舒張壓(diastolic blood pressure, DBP) 高於或等於 90 mmHg
成人正常血壓值的定義則為收縮壓低於 120 mmHg 且舒張壓低於 80 mmHg
血壓介於正常和高血壓之間的稱為高血壓前期(prehypertension(表 一)。
JNC又將高血壓分為兩期,分別是第一期(輕度)高血壓(收縮壓 140-159 mmHg /或舒張壓 90-99 mmHg第二期(中、重度)高血壓(收縮壓等於或高於 160 mmHg /或舒張壓等於或高於 100 mmHg
表一  18 歲以上成人血壓分類標準及定義
血壓分類
收縮壓(mmHg)
舒張壓(mmHg)
正常
<120
<80
高血壓前期 (prehypertension)
120-139
80-89
第一期(輕度)
高血壓
140-159
90-99
第二期(中、重度)
高血壓
160
100
二、高血壓的分類:


()原發性高血壓
原發性高血壓又稱為本態性高血壓,沒有特定的原因,可能的原因是遺傳、身體老化、體質、肥胖、動脈硬化、內分泌、運動不足、飲食不均衡,精神壓力等複雜因素糾結而致,這類患者佔高血壓患者的百分之九十。

()次發性高血壓
次發性高血壓是因為體內有病變,而導致血壓升高。由於次發性高血壓並不常見,只佔所有高血壓病人的 5% (梅約醫學中心,2001) 。而 14%能夠確定其原因,如藥物、主動脈窄縮、內分泌異常、腎臟、懷孕及貧血。所以次發性高血壓,一定是由某種原因引起的。只要醫生找出使血壓高居不下的潛在疾病(如腎臟病、內分泌疾病、妊娠毒血症等) ,對症下藥,病症就能治癒,血壓通常能夠降下來、甚至恢復正常。
還有一種高血壓的類型大多發生在六十歲以上的老人,稱為「老年性高血壓」,是由於人體自然老化形成血管壁硬化,連帶使得血管壁失去彈性而血壓升高,其特色是收縮壓明顯升高而舒張壓仍然保持正常。但收縮壓急速升高和腦中風有直接的關係,因此老年人的血壓控制,最好能以收縮壓作為指標,保持在 160 mmHg 以內。



(使用水銀柱血壓計測量比較準確)

收縮壓(mmHg)
舒張壓(mmHg)
血壓年齡對照表
年齡
收縮
舒張
收縮
舒張
16-20  
115  
73
110    
70
21-25  
115
73
110
71
26-30
115
75
112
73
31-35  
117
76
114
74
36-40  
120
80
116
77
41-45  
124
81
122
78
46-50  
128
82
128
79
51-55  
134
84
134
80
56-60  
137
84
139
82
61-65  
148
86
145
83
理想血壓   
120
80
正常血壓  
130
85
正常高值  
130139
85 89
臨界高血壓
140159
90 99
此時血壓雖已偏高,但暫不需服降壓藥。
輕度高血壓(1)
160179
100109
此時血壓雖已頗高,但只出現輕微高血壓症狀。
中度高血壓(2
180200
110120
此時血壓已極高,眼、心、腦、腎等器官的 損害明顯可見。
重度高血壓(3
≥200
≥ 120
此時血壓接近危險情度,可隨時出現心臟或腎臟衰竭,亦可因 中風而致命
單純收縮性高血壓  
≥140
90
低血壓
90
60


運動與高血壓的關係
隨著年齡的增長,人類血管壁彈性纖維會減少,膠原纖維會增加,動脈血管內膜逐
漸硬化,管壁中異常鈣化,因而使得老年人血管壁增厚變硬,彈性變小,阻抗力增加,導致血壓增高,一般以收縮壓升高最為常見。
老年人高血壓數值與年輕人不同,
收縮壓要大於 160mmHg,舒張壓要大於 90mmHg 才算是高血壓。

梅約醫學中心(2001)指出,目前常見降低血壓的兩種方式:
是改變生活型態,
是藥物治療; 若想要控制血壓,最好且安全的方法,就是改變生活型態,
而適當強度的規律運動是改變生活作息中的一種方法。

高血壓之所以會增加心臟的負荷,乃是因為每次心臟搏動所承受的阻力大於一般正
常人,有不少研究指出,身體運動時人體透過舒張週邊血管,暫時性的降低血壓,
運動則經由降低交感神經系統的活性,產生長期降低血壓的效果。

不同類型的體適能活動,與高血壓發病率之間的關係已經得到證實。
一、耐力運動與高血壓的關係


耐力運動可以降低血壓,Hagbery  (1990)  研究中指出,所有的受試者在參與有氧運動後,大約有 70%受試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會明顯降低。Tipton (19841991)提出耐力運動對於降低血壓效果的研究,並指出長期參與有氧運動者更為明顯,大約可使收縮壓降低 5 25mmHg;舒張壓降低 3 15 mmHg
ACSM (1993)  提出在輕度與中度的高血壓患者,只要參與耐力性運動,他們的血壓大約會降低 10 mmHg 13 mmHg。黃永任  (1994)  提出隨著年齡的增長,血管較易硬化,血壓也較高,但經過長期的參與耐力運動,是可以舒緩血壓隨著年齡增長而上升的現象。綜合過往的文獻觀之,大部分的學者都認為耐力性的運動是具有降血壓的效果。
不過,基於對每位高血壓患者的考量,什麼是最佳的運動療效?應該要依照個體的個別差異,來考量患者的能力與需求,才是最有效的高血壓療法。
二、阻力訓練與高血壓的關係


黃永任  (1993)  提出,一般並不鼓勵高血壓患者參與重量訓練,因為從事重量訓練時,血壓容易大量升高,萬一發生腦血管的毛病,或對心肌形成過量的負荷,就得不償失。但長期的從事較低強度的重量訓練,對血壓並不會產生不利的影響。
Tipton (1984)  提出,如果採用循環式的重量訓練來降低血壓,需要遵守以下的原則:運動介於最大負荷量的 40%~50%,每組動作 8~10 次為原則的反覆次數,運動過程
時收縮壓不超過 150 mmHg,舒張壓不超過 100 mmHg,依照這樣的原則,其重量訓練對於血壓是不會產生不利的影響。
Hagberg (1990)  研究發現,高血壓成人病患,增加其運動訓練,對於血壓的降低是沒有幫助的;他以低強度(53% VO
2max)及中強度(73% VO2max)的運動訓練,分別實施於老年高血壓的患者,發現低強度的運動訓練,降低收縮壓和舒張壓的效果,比起中強度運動訓練更佳。
三、運動降低高血壓的機轉


根據先前的許多研究指出,透過運動訓練可降低血壓,而降低血壓的可能原因如下:
() 交感神經作用增加時,血壓就會上升,相反則降低,長時間參與耐力運動,可降低交感神經的的作用,交感神經的作用降低,血壓就會降低。(黃永任,1996)
() 經過耐力運動訓練後,可降低安靜時的胰島素濃度,使其腎臟對納的回收率減低,因而降低血壓  (Horton & Sims, 1981)
() 體重也是影響高血壓的重要因素,因為肥胖的人其體內囤積大量的脂肪,所以體內血漿中的胰島素濃度較高,末梢血管的胰島素的阻力也較大,且較高的胰島素會促進交感神經的活性  (羅俊欽,1998)。反之,經常參與耐力運動的人,可消耗體內多餘的脂肪,血漿中的胰島素亦較低,所以耐力運動是有降低血壓的功效的。
() 運動可加速血液循環,沖洗毛細血管壁,進而降低周圍血管阻力,與降低血壓有關。
且透過運動可改變血液組成的成分,如降低三酸甘油酯、增加血漿含量、增加膽固醇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  (傅正思,1996)
四、高血壓患者從事運動時應注意事項


利用運動訓練來降低血壓,必須先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,而一般高血壓患者在從事運動訓練應注意下列事項:
()到醫院做身體健康檢查,並向醫生諮詢,了解自己的能力。
()運動前後要做暖身運動和緩和運動,來增加身體的溫度,減少血壓過度升高。
()運動負荷逐漸增加,持之以恆。
()運動時,適時的補充水分。
()避免在冷熱溫差過大的環境下運動,以防止血壓突然升高或降低。
()避免非常激烈及等長性的運動。
()避免做不安全的運動,如:倒立、閉氣、提重物、高強度運動。
伍、高血壓患者之運動處方


高血壓患者的血壓,不像一般健康人,所以要進行運動療法前應特別注意其安全的問題,並與醫生商談配合。
下列將依運動頻率(frequency)、運動強度(intensity)、運動時間(time)、和運動種類(mode)四個分項來建議
讓高血壓患者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。
一、運動頻率(frequency)
每周運動 3-4 次,對於降低血壓是有效的  (ACSM, 1990 ; A rensman  et al., 1989) 。因為一次運動可以引起血壓急性降低並持續很多小時(運動後的血壓),所以建議可以每天
運動或幾乎每天運動。
二、運動強度(intensity)
高血壓患者應避免高強度(重負荷)的運動,例如伏地挺身、舉重過重、短距離的快跑等均不適宜, 運動強度以中小強度為佳, 建議最大攝氧量的 40%~60% (蔡櫻蘭, 1995)
最大心跳數的 40%~70%(行政院衛生署,1996)兩者之間均可,但通常最大攝氧量較不易測量,通常以最大心跳率與運動時的心跳數計算。公式如下:
最大心跳率=220-年齡
運動時心跳數=最大心跳率 x (0.4~0.7)

三、運動時間(time)
運動時間指每次或每天運動多久而言,運動時間應配合運動強度,JNC  (2004)  建議,運動強度中等的有氧活動,每天達到30分鐘,且按前面所提的強度運動,維持到十五分鐘到六十分鐘較佳。儘可能每天實行的運動計畫,即具有降血壓功效。其中應注意的是,並不是持續時間越長越好,其效果不會隨時間的延長而直線增加,如果時間不很充裕的人,可採稍高強度而持續時間稍短的方式;年齡較大或身體情況較差者,則應降低強度或同時縮短持續時間。
四、運動種類(mode)
對高血壓患者而言,每日進行溫和而持之以恆的有氧活動,是安全而有益的;有節奏性的或性質屬於有氧活動的基本形式,高血壓患者都可以進行,例如快走、登山、慢跑、游泳、騎腳踏車、韻律操及土風舞等。
六、結語


高血壓通常沒什麼症狀,即使血壓異常高,病人未必會感到不舒服,因此常被人忽略,故稱為 「隱形殺手」
所以我們應響應政府提倡「人人量血壓,時時知血壓」的號召,以達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之效。高血壓可以透過藥物治療及飲食習慣的改變來加以控制,有些人則以經常保持運動的方法降低血壓,到目前為止已有不少研究證明,運動有降低
血壓的功效,尤其是高血壓患者降低血壓的效果更大。
運動可以降低血壓的效果已得到證實,尤其是耐力型的運動,如步行、打太極拳、做外丹功、打高爾夫、登山、慢跑、游泳或有氧舞蹈等,值得推薦
運動前須經醫生的檢查,同時留意運動注意事項,才能蒙其利而不受其害。
高血壓患者應該將運動當作生活中的一環,且應該在運動開始前,先接受醫院的身體健康檢查,充分的了解自己的身
體狀況,並按照醫生的指示,在安全的前提下,設計符合自我需求的運動處方,規律的從事運動達到控制血壓的目標。

參考文獻:行政院衛生署  (1996)。高血壓防治手冊。台北市:遠流。陳肇文(1997)
「隱形殺手」高血壓的診斷與治療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